根据国内外经验,艺术品市场存在着周期性,大约一个周期为7-10年。据此分析,2009-2011年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第三个高潮期,2012年为中国艺术市场的一次拐点。2017年距离艺术品市场反弹周期不足两年,加之近几年,中国企业家收藏家蜂拥艺术品买家市场,我们或将有机会迎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第四个高潮期。随着近年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火爆,市场中富豪收藏家的身影越来越多,来自金融、房地产、奢侈品行业的实力买家不断涌入。
一、实力买家不断涌入,艺术品市场迎来新高潮!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王中军最爱油画、雕塑和古董。2014年11月4日晚,王中军在纽约富苏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的晚间拍卖会上,以5500万美元成功竞拍到后印象派代表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生前最后一幅油画作《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算上佣金,拍价总计6176.5万美元,合计人民币约3.77亿元。 1963年出生于上海的刘益谦,目前为新理益集团董事长。 有超过10年投资艺术品经验的刘益谦,是大陆名列前茅的艺术品超级买家。2014年4月8日中午,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拍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经过八口竞价后以2.8124亿港元成交。王健林当年对艺术品的喜爱,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于他曾半开玩笑地说,之所以会放弃部队和政府里的大好机会及稳定前程,而选择冒险下海去做房地产,原因就是因为要有钱才能搞收藏,才能买得起他爱的那些书画。
二、国家政策持续利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东风”来了!
2016年初,文化部发布了新修订《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于2016年3月15日起施行,并将“美术品”改为“艺术品”,对艺术品市场实行全方位内容监管,将网络艺术品、投融资标的物艺术品、鉴定评估等纳入监管范围。
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实施《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其中,“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水平”一项内容引人关注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认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已经引起重视,当前最迫切的是要由主要归口部门来进行操作,形成一个真正的伟大工程。这一系列“红利”政策,无一不预示着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东风”已经到了。
三、艺术行业发展前景好
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45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了近1.7%。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的出现,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成为推动其艺术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发动机。
四、社会发经济展的必然
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投资客在自身的财产投资组合中,对文化艺术品投资占整个投资20%,而中国的国内一线城市目前仅为5%。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是6万多亿元,而目前的规模只有几千亿元。随着我国中产阶层的壮大,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从投资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化,艺术品消费将继续增长。
五、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
在国际资本市场,艺术品早已是必备的投资标的,它是全球三大投资项目中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极财富”,属于高附加值资产,其回报率已远远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
意大利收藏家贝利尼曾说过:“世界上只有艺术品是最有价值的,股票的平均增值率是40%,而艺术品的增值率是95%。就像在二战期间,德国人利用战争,拿走了大部分的艺术品,因为他们懂得,艺术品是无价之宝。”如此惊人的高回报率也是吸引大量资本进入的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寻找对抗货币贬值的投资品种,正成为公众热心的话题,艺术品正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人们倾心的投资避险工具,艺术品投资是当今投资领域的最后一座金山。